51漫画app_爆乳h全彩本子_男女肉大捧一进一出无遮挡_真实的国产乱xxxx

歡迎您訪問甘肅教師資格網! 本站為【學考網】旗下甘肅教師資格考試民間交流網站,最新教師考試動態請各位考生以甘肅省教育考試院www.ganseea.cn或當地教育局所示為準。
微信公眾號

微信公眾號

招聘交流群

考生交流群

微信小程序

免費領課/找工作

在線咨詢
公眾號
交流群
考生交流
合作聯系
在線做題
短信提醒
教師資格考試動態提醒
獲取驗證碼

特別提醒:

1.提醒為短信模式,請填寫本人正確的手機號碼

2.確認預約后,會有專門的客服確認您預約的項 目,請保持通訊暢通

3.如有任何問題,請致電客服熱線:
或點擊網站首頁的在線咨詢

【干貨收藏】教師資格考試備考“干貨”!

時間:
2018-12-20 14:14:02
作者:
胡老師
閱讀:
來源:
甘肅教師資格網
  一、教育現代化的內容

  教育觀念現代化(前提);教育內容現代化

  教育條件現代化教育管理現代化 教師素質現代化(關鍵)

  二、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★★★★★

  (1)教育的終身化

  (2)教育的全民化

  (3)教育的民主化

  (4)教育的多元化

  (5)教育技術的現代化

  (6)教育的全球化

  (7)教育的信息化

  (8)教育具有科學化

  三、孔子的教育思想

  主要體現在《論語》中;教育目的:賢人、君子

  教育對象:有教無類;教育內容:仁、禮;

  教學綱領:博之以文、約之以禮;教學原則:因材施教

  啟發誘導(不憤不啟、不悱不發)世界上最早

  學思結合(學而不思則罔、思而不學則殆)

  鞏固性原則(學而時習之、溫故而知新)

  四、贊科夫的發展性教學原則

  高難度、高速度、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 、理解學習過程、使所有的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發展

  教育與社會的關系

  一、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★★★★★

  (一)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

 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性質。

  1、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

  2、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權

  3、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

  4、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內容的取舍

  5、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制度

  (二)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

  【教育的政治功能】

  1.教育培養出政治經濟制度所需要的人才。

  2.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的輿論力量。

  3.教育促進民主化進程。

  二、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★★★★★

  (一)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

  1、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

  2、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

  3、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、方法與手段

  4、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學校的專業設置

  5、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。

  (二)教育的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

  【經濟功能】

  1、教育再生產勞動力2、教育再生產科學技術3.教育產生新的科學技術

  三、教育與科學技術

  (一)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

  1、科學技術能改變教育者的觀念 2、科學技術能影響教育的數量和教育質量

  3、科學技術能影響教育的內容、方法 4、科學技術影響教育技術

  (二)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

  【教育的科技功能】

  1.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。2.教育能夠推進科學的體制化。

  3.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。4.教育促進科研技術成果的開發利用。

  四、教育與文化★★★★★

  (一)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制約作用

  1.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

  2.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

  3.文化影響著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

  (二)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

  【教育的文化功能】

  1.教育具有篩選、整理、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。

  2.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。

  3.教育具有選擇、提升文化的功能。

  4.教育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。

  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

  一、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★★★★★【單選、簡答】

  遺傳(物質前提);環境 (外部條件)

  教育 (主導作用);個體主觀能動性 (決定作用)

  二、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教育的制約★★★★

  1、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,循 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,不能拔 苗助長。

  2、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,對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教育內容和方法上應分階段進行,不能一刀切,一鍋煮。

  3、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, 抓住發展關鍵期。

  4、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,做到因材施教。

  5、教育要遵循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規律,培養學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質。

 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

  一、確定教育目的的依據★★★

  1、特定的社會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背景2、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

  3、人們的教育理想4、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論依據是:馬克思主義關于人全面發展的學說

  二、簡述馬克思關于人全面發展的學說:★★★★

  1.人的全面發展,即體力和智力2.舊式的社會分工造成人的片面發展;

  3.機器大工業生產為全面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可能

  4.社會主義社會為人得全面發展提供了社會條件

  5.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途徑,也是唯一途徑。

  三、社會本位論

  代表人物:荀子、柏拉圖、赫爾巴特、涂爾干、孔德、凱興斯泰納為代表。

  觀點:教育目的的立足點是社會;社會價值高于個人價值;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社會化。

  四、個人本位論

  個人本位論盛行于18-19世紀上半葉,以孟子、盧梭、洛克、裴斯泰洛齊、福祿倍爾、馬斯洛、薩特、斯賓塞等人為代表。

  教育立足點是人的發展需要;個人價值高于社會價值;發展人的本性

  五、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【單選、簡答】★★★★

  “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,造就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業者和接班人”。

  1.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,因此,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。

  2.要求學生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,要求堅持腦力和體力兩方面和諧發展。

  3.適應時代要求,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,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。

  六、素質教育的內涵

  (1)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。(2)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。(3)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(4)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。

  七、如何實施素質教育【簡答】★★★★(三變兩建一營造)

  1.改變教育觀念2.轉變學生觀念3.加大教育改革力度

  4.建立素質教育的保障機制5.建立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

  6.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

  八、教育制度確立的依據★★

  1、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2、社會政治經濟制度

  3、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 4、人口發展狀況

  5、本國學制的歷史發展和國外學制的影響

  九、我國當前的學制改革和發展趨勢【簡答】★★★★★

  1.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

  2.延長義務教育年限

  3.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滲透

  4.高等教育大眾化

  5.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

  6.教育的國際交流加強

  7.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界限逐漸淡化

  8.教育社會化與社會教育化

  教師專業化發展

  一、《教師法》第七條對教師權利的規定,其基本權利可概括為

  (1)教育教學權(最基本)

  (2)科學研究權

  (3)管理學生權

  (4)獲得報酬權

  (5)民主管理權

  (6)進修培訓權

  二、教師的作用【簡答】★★★

  (1)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。橋梁、紐帶

  (2)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。關鍵

  (3)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、領導者。主導

  三、教師職業角色【簡答】★★★

  最大特點:角色多樣

  傳道者;授業、解惑者;示范者;管理者;朋友;研究者;家長代理人

  四、教師勞動的特點★★★【簡答】

  復雜性和創造性;連續性和廣延性;長期性和間接性;主體性和示范性

  教師勞動的個體性和集體性

  五、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表現在三個方面【簡答】★★★

  (1)因材施教(2)教學方法上的不斷更改(3)教師需要“教育機智”

  六、教師的職業素養★★★★★★

  (一)教師職業道德素養 ★ 基本素養、第一要求

  1.對待事業--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

  2.對待學生--熱愛學生 (核心、靈魂、試金石)

  3.對待集體--團結協作

  4.對待自己--為人師表

  (二)教師專業知識素養 ★

  1.政治理論素養

  2.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 (本體性知識)

  3.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;

  4.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 (條件性知識)

  (教育學、心理學、各科教材教法)

  5.豐富的實踐性知識

  (三)教師的能力素養

  1.語言表達能力

  2.教育教學能力

  3.組織管理能力

  4.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

  (四)職業心理健康

  1.高尚的師德

  2.愉悅的情感

  3.良好的人際關系

  4.健康的人格

  七、如何愛學生?教師熱愛學生的表現?【簡答】★★★

  1.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;

  2.愛與尊重、信任結合;

  3.全面關懷學生;

  4.關愛全體學生;

  5.理解和寬容學生

  6.解放學生;

  7.對學生保持積極、穩定的情緒

  八、教師學科專業素養?【簡答】

  (1)掌握所教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

  (2)掌握所教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學科體系

  (3)了解所教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動向

  (4)了解該你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

  九、如何理解教師的專業發展★★★

  (一)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

  教師通過不斷努力,從一個新手逐漸成長為一個專家型教師的過程。

  (二)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

  1.專業理念,主要包括專業態度,教育理念和專業道德

  2.專業知識;3.專業能力

  (三)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【簡答】

  1.師范教育2.入職培訓3.在職培訓4.自我教育

  (四)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現

  1.國家和政府:加強教師教育;加強立法;提供經濟保障

  2.個人努力:學習、研究、反思、實踐

  十、建立教師威信的途徑【簡答】

  1.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

  2.培養良好的認知能力與性格特征

  3.注重良好的儀表、風度與行為習慣

  4.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

  5.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

  課程

  一、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:社會、知識、兒童

  二、三維課程目標★★★

  知識與技能、過程與方法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

  三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計劃的特征:

  強制性、普遍性、基礎性

  四、義務教育的特點

  強制性、普遍性、免費性

  教學實施

  一、教學的一般任務【簡答】★★★

  1.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。

  2.發展學生智力、體力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才能。

  3.培訓學生高尚審美情趣,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,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基礎。

  4.關注學生個性發展。

  二、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

  認識的間接性;認識的交往性;認識的教育性;有領導的認識

  三、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(基本特點)★★★

  (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處理好那些關系?)

  1.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

  2.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

  3.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

  4.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(案例分析)

  四、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

  1.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

  2.發展智力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

  3.在教學程中學生既要掌握知識,又要重視學生的智力,把二者辯證統一起來,防止偏向形式教育論和實質教育論。

  五、教學過程的結構(教學進程的環節、教師講授的環節)★★★★★

  1.激發學習動機2.感知教材3.理解教材3.鞏固知識4.運用知識5.檢查知識

  六、我國中小學教學原則【單選、簡答】★★★★

  直觀性原則; 量力性原則;理論聯系實際原則

  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; 因材施教原則; 循序漸進原則

  鞏固性原則;啟發性原則

  七、直觀性原則

  1.涵義 教師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,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,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,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。

  2.直觀手段的種類【單選】

  a.實物直觀(實物、標本、實驗、教學性參觀)

  b.模像直觀(圖片、圖標、模型、幻燈片、錄像帶)

  c.言語直觀

  貫徹直觀性原則的要求(簡答)★★★★★

  (1)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(2)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

  (3)重視運用言語直觀(4)防止直觀的不當與濫用

  八、啟發性原則★★★★★

  (1)涵義 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主體,注意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,引導他們獨立思考,積極探索。

  (2)貫徹的要求 【簡答】★★★★★

  a.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b.啟發學生獨立思考,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

  c.讓學生動手,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d.發揚教學民主

  九、循序漸進原則(系統性原則)

  (1)涵義: 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,使學生系統掌握基礎知識、基本技能,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。

  (2)貫徹的要求 ★★★★★

  a.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b.注意主要矛盾,解決好重、難點的教學

  c.由淺入深、由易到難、由簡到繁,不能雜施

  十、因材施教原則★★★★★

  (1)涵義:教師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,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。

  (2)貫徹要求(簡答)

  a.充分了解學生b.尊重學生的差異

  c.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

  d.采取有效措施,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揮

  十一、講授法的基本要求

  基本要求:①講授的內容要有科學性和思想性。

  ②講授要有系統性和啟發性。

  ③講授方式要靈活多樣。

  ④講授的語言要清晰、簡練、準確、生動。

  十二、談話法的要求★★★★★

  談話法亦稱問答法。談話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內容,提出問題,引導學生通過比較、分析、判斷等思維活動對所提問題得出結論,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方法。基本要求:

  1.準備好問題和談話提綱

  2.講究提問的藝術

  3.做好歸納總結

  十三、 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★★★

  (1)教學目的與任務的要求(2)教學重難點

  (3)教學的時間、設備與條件(4)課程性質和特點

  (5)學生年齡特征(6)教師的業務水平、實際經驗與個性

  十四、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★★★

  備課;上課;作業檢查與批改;課外輔導;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

  十七、備課的要求(1)三備:鉆研教材、了解學生、設計教法。

  (2)三計劃:學期或學年教學進度計劃; 單元計劃 ;課時計劃(教案)

  十五、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 (簡答)★★★★★

  1.從教師角度看

  (1)教學目標明確(2)教學內容正確(3)教學方法得當

  (4)教學結構合理(5)講究教學藝術(6)板書有序

  (7)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

  2.從學生角度看:

  (1)學生注意力集中(2)思維活躍 (3)積極參與

  (4)個別學生得到照顧

  十六、作業的布置與批改【簡答】★★

  (1)作業的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要求(2)要有代表性

  (3)作業形式要多樣(4)作業分量要適當,難易要適度。

  (5)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,并規定完成的時間。

  (6)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。

  十七、上課的基本組成部分(一堂課的結構):

  組織教學、檢查復習、講授新教材、鞏固新教材,布置課外作業。

  德育

  一、小學德育的目標 ★★★★★

  (1)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方向,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共產主義道德意識。

  (2)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認識和行為習慣

  (3)培養學生的道德思維和道德評價能力

  (4)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

  二、德育過程的規律(特點)★★★

  1.學生的知、情、意、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

  2.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律。

  3.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

  4.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

  三、我國中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

  導向性原則

  疏導原則

  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

 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

  因材施教原則

  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

  依靠積極因素,客服消極因素原則

  知行統一原則

  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

  四、疏導原則

  概念: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,以理服人,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,調動學生的主動性,使他們積極向上。

  貫徹要求【簡答】★★★★★

  (1)講明道理,疏導思想;(2)因勢利導,循循善誘;

  (3)以表揚激勵為主,堅持正面教育。

  五、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

  貫徹要求【簡答】★★★★★

  (1)愛護、尊重和信賴學生;

  (2)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,做到合理正確、 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;

  (3)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

  六、依靠積極因素,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

  在德育工作中,教育者要善于依靠、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,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,克服消極因素,以達到長善救失的目的。

  貫徹要求【簡答】★★★★★

  (1)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,全面分析,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;

  (2)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,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;

  (3)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、自我評價能力,啟發他們自覺思考,克服缺點,發揚優點。

  七、德育的途徑★★★★

  1.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(基本途徑)

  2.社會實踐活動

  2.少先隊活動

  3.校會、班會、周會、晨會、時事政策的學習

  4.班主任工作

  班級管理

  一、班級管理的功能

  (1)有助于實現教育目標,提高教學效率 —主要功能

  (2)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,形成良好班風 —基本功能

  (3)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,學會自治自理 —最終目的 重要功能

  二、班級管理的內容

  班級組織建設、班級制度管理;班級教學管理、班級活動管理

  三、班級管理的幾種模式

  常規管理 規章制度

  平行管理 馬卡連柯的“平行影響”

  民主管理 服從正確決定、參與管理

  目標管理 德魯克 以自我管理為中心

  四、班級文化的特點

  教育性、凝聚性、制約性、自主性

  五、班級文化主要內容與類型

  (1)班級物質文化(基礎)

  (2)班級行為文化(最活躍的因素)

  (3)班級組織和制度文化(保障)

  (4)班級精神文化(靈魂)

  六、當前我國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【簡答】★★★★

  (一)當前我國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

  1.受到分數和教師權威的影響,班主任對班級管理方式偏重于專斷

  2.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,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

  (二)策略: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的機制

  1.以滿足學生的發展為目的(班級管理的核心)

  2.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(學校管理宗旨)

  3.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

  七、班集體的基本特征【單選 簡答】★★★★

  1.明確的共同目標(基礎)2.一定的組織結構

  3.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4.集體成員之間平等、心理相容的氛圍

  八、班集體的教育作用

  1.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

  2.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

  3.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

  九、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(班主任如何建設和培養班集體)【簡答】★★★

  (1)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-----最關鍵因素、首要任務

  (2)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;

  (3)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-----外部保障

  (4)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

  (5)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-----班集體是否形成的標志

  十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(重要性)【簡答】★★

  (一)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

  (二)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

  (三)班主任是班級人際關系的藝術家。

  十一、班主任的領導方式:

  權威型、民主型、放任型

  十二、【簡答】如何看待后進生?

  后進生通常指那些學習積極性不高、學習成績暫時落后、不太守紀律的學生。(1)后進生的心理特征:不適度的自尊心;學習動機不強;意志力薄弱。(2)后進生的教育:①關心愛護后進生,尊重他們的人格②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③培養自信心

  十三、班主任的職責【簡答】★★★

  1.組織和建設良好的班集體 ——班主任的首要工作

  2.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 ——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務

  3.協調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——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

  4.組織與開展班會活動——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

  課外、校外教育

  一、課外、校外教育的意義★★★

  1.課外、校外教育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,獲取新知識;

  2.課外、校外教育是對青少年實施因材施教,發展個性特長的廣闊天地;

  3.課外、校外教育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,培養各種能力;

  4.課外、校外教育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。

  二、課外、校外教育的內容

  社會實踐活動、學科活動; 科技活動、文學藝術活動

  文娛體育活動、社會公益活動; 課外閱讀活動

  三、課外、校外教育的組織形式:

  群眾性活動;小組活動(主要形式);個人活動

  小組大致可分為:

  (1)學科小組 (2)勞動技術小組

  (3)藝術小組 (4)體育小組

  三結合教育

  一、家庭教育的特點:

  1、教育內容的生活化2、教育方式的情感化3、教育方法的多樣化

  二、學校、家庭、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方法★★★★★

  1. 學校教育占主導地位

  2. 家庭、社會和學校相互支持,目標一致

  3. 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聯系

  4.加強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之間的相互聯系

  三、學校與家庭聯系的方式有:★★★★★

  互相訪問;建立通訊聯系 ;家長會;組織家長委員會; 舉辦家長學校

  四、三結合教育的意義★★★

  1.時空上的緊密銜接

  2.方向上的高度一致

  3.各種教育間互補,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

  新課改

  一、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【簡答】★★★

  1.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

  注重知識傳授 促成積極主動的學態度、學會學習、形成正確價值觀

  2.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

  3.課程結構堅持均衡性、綜合性、選擇性

  4.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

  接受學習 自主學習 探究學習 合作學習

  5.建立于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

  甄別和選拔 促進發展

  6.程管理制度過于集中 實行三級課 國家、地方、學校三級課程管理

  二、新課程評價的基本特點:【 簡答】

  (1)重視發展,淡化甄別與選拔,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。

  (2)重綜合評價,關注個體差異,實現評價指標等的多元化。

  (3)重質性評價,定性與定量相結合,實現評價方法的多元化。

  (4)強調參與互動、自評與他評相結合,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。

  (5)注重過程評價,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,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。

  小學教育

  一、小學教育的特點★★★★

  (一)教育對象的特殊性

  (二)小學教育的基礎性

  (三)小學教育的義務性

  (四)小學教育的全面性

  二、學校管理的基本內容

  1.思想品德

  2.教務行政

  3.教學工作(核心)

  4.總務工作

  三、學校管理過程的基本環節

  1.計劃 起始環節

  2.實施 中心環節

  3.檢查 中繼環節

  4.總結 終結環節

/uploadfile/2024/0328/20240328114730499.png

教師資格備考指導 立即定制專屬備考方案

OR